2017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政各项决策部署,砥砺前行,笃行致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为建成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委书记徐兰宾为青年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校长朱卫丰为青年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理论学习走深走心走实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形式,聚焦教育者先受教育“学起来”,先学一步、学深一些、悟透一些,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先学一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牢记铸魂育人的本职工作。学院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要求,采取党总支中心组理论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学深一步。为了落实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学院采用专家引领学、集体备课学、录制慕课学、融入课程学、科研融入学、党建结合学等方式,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等,力争学深一步,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确保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做到悟透一些。在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著、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学院教师的现实需要,汇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文件汇编》《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重要讲话金句》等学习资料,编写了《井冈山教育读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辅导教材,帮助思政课教师学深悟透,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新时代“大先生”。
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
教学改革创新亮点纷呈
学院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主抓育人模式改革,教学团队、教学平台的组建,努力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形成铸魂育人的良好环境。
构建立体化的育人模式。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创新思政育人模式,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实效性。在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方面,除5门必修课之外,开设了包括“党史、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在内的8门选修课,思政课课程群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在理论教学方面,在传统的理论讲授基础上,推进翻转课堂教学、专题化教学、问题式专题化教学的应用。在实践教学方面,逐渐形成了实践教学立体形态,由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部分构成。通过立体化的育人模式,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让思政课堂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得。
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教学平台。近年来,学院坚持以教学团队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建设,目前已组建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法团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学团队。2017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工作室”项目获批;正在申报校级“新时代中医药高校立体课堂创新”科技创新团队。此外,创造条件,完善思政课实训室的建设;建立了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体验馆,为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奠定了扎实平台基础。
开展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方法讲座
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奖。2021年全省思政课“一线课堂”中,学院有4项作品获评为“优秀微课”,学校获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20年,学院承办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验交流暨第六届教学协作会议,我校教师教学展示成绩突出。2018年,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年,“高校思政课情景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建设稳步扎实推进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展现思政课教师水平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学院学科建设进步明显,成果丰硕。
硕士点建设稳步推进。硕士生招生数进一步增长,在校生达到9人;2019级硕士生已按计划进行了预答辩,2020级硕士生按计划完成了中期检查。2019、2020级硕士生都已完成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任务。硕士生导师一年平均参加2次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发表了10多篇中医文化学相关高质量学术论文。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申报准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科学研究工作扎实向前。学院重视理论研究与阐释工作,做到博士必须申报、教授要求申报、青年教师鼓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教育部项目。近年来,获得教育部思政专项1项,省社科规划、省教育规划等省级项目11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立项12项,省级以上高质量学术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部。获省高校思政工作优秀论文奖1项,获省“七一”讲话理论征文奖3项。
学科人才培养戮力前行。学院强化人才培养机制,青年导师制作用逐步彰显,青年教师进步明显。五年来,引进博士3人,在职培养博士2人,招录硕士1人;赴国内名校访学3人。进一步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医学人文的融合研究,为学院教师专门开设了3门中医学相关课程,推进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持续丰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省内知名专家作学术讲座年均4次以上;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辅导培训班”等相关研修活动;年均30人次参与线上线下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拓展教师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江西师大韩桥生教授来校做学术讲座
师资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内培外引、参赛研修等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坚持完善制度。为了建好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先后出台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江西中医药大学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方案》《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这些文件的落地落实,激发了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配齐配强。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听课讲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汇报。将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纳入进学校思政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推进思政课建设。学校积极支持学院做好内培外引工作,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截至目前,共有47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8名、博士10名、学校教学标兵4人。
学校领导参加学院集体备课活动
坚持以赛促教。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教,提升师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近年来,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二等奖1项、全国中医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等奖项7项、粤桂琼赣滇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江西省首届百名优秀思政教师1人、全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5人次、全省高校“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3项;新增校级教学标兵2人、优秀教师1人。
党建理论宣讲特色鲜明
学院党总支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党建+理论宣讲”品牌,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讲起来”,切实履行好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骨干教师走出去讲。学院党员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为学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机关党委、药学院、护理学院、附属医院、二附院等开展党课、微党课、“七一”讲话、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的宣讲活动达50余场。
优秀党员在支部讲。优秀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院及党支部活动中,根据不同主题、结合思政课内容开展专题党课、微党课的宣讲活动,让“党员先锋岗”成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共同内心追求。同时,学院3个教工党支部分别与湾里磨南社区、爱民社区党支部和江西福佳来医养院临时党支部结对共建。从2021年开始,结对共建党支部每年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优秀党员走进社区,为社区干部群众开展宣讲活动。
大学生进社区讲。依托红色读书会、学生社团,组织“星火传诵”宣讲团成员赴湾里幸福街道、站前社区以及东方红社区等开展宣讲活动几十场,引导社区群众进一步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也让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星火传诵”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到湾里社区宣讲党史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改革创新,继续为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供稿:陈华
编辑:鄢文强
审核:彭恩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