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秋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按照学校《关于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的通知》要求,9月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书记黄加文出席集体备课会。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教学督导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学院6个教研室共55名专兼职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会。
党委书记黄加文来到所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上,黄加文深入了解教研室老师的课程安排、教学设计等,与大家认真研讨。他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政治课”“思想课”“理论课”,讲政治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要始终站稳党和人民立场,精准把握政治方向,严守课堂纪律,以高尚人格和扎实学识上好每一堂课。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把抽象理论与鲜活案例结合,讲清道理学理哲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黄加文与在场教师共同探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政课教学力量建设。他说,要紧跟教育发展潮流,充分利用AI等最新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能力提升。要加快补齐短板,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用心用力用情关爱思政课教师,持续激发大家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加快打造一流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备课会上,各教研室组织专兼职教师认真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修订)》《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等文件,并深入研讨如何将这些规范和要求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教师们积极探索思政课教育数字化应用。教师们积极探索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应用教育数字化技术。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红医精神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按照要求,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际,对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新学期专题教学的方式方法达成共识,并研讨完善了新学期课程纲要。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备课主题是开学第一课。备课主要围绕理论学习和教学研讨两大主题展开,要求各位教师特别是新兼职教师一定要遵守党纪国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教学各项规范。关于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课,结合最新时事要闻,如纪念抗战80周年阅兵这一激动人心的时事,如何结合绪论内容进行导入,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做好时代新人的思考。同时结合知网关于做时代新人的理论渊源文献资料进行了探讨,加深对做时代新人的理论理解,加深对时代新人的学理性表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本次集体备课认真学习了教务处下发的相关文件,结合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内容,讨论了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大家一致认为,第一堂课非常重要,讲清楚相关要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丰富第一堂课内容。并对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大家的观点与看法,为下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提供了路径方法。探讨了专题教学方法如何推进,AI如何在新场景下应用,加大课堂管理力度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吴群主持,陈少敏老师进行了“开学第一课”课程展示。他指出,“开学第一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奠定整个学期学习基调的关键环节,必须精心设计、充分准备、讲出深度、讲出效果。他从宏观上梳理了课程的整体框架、逻辑结构和重点难点,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史实为依据、以现实为关照的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与丰富内涵,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大家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把握、案例的精选与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进行探究,对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探讨。与会教师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观看了安全教育视频,提高了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其次,费丽老师围绕第一章内容展开教学示范,其他教师根据示范教学内容进行评议,并围绕“如何融入中医药案例”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本次集体备课会的举办凝聚了共识,开拓了思路,为新学期思政课程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体教师表示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精心打磨每一堂课,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程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
供稿:钟美玲
编辑:鄢文强
审核:胡伟菊